冬虫夏草成色
冬虫夏草越漂亮,越粗壮越贵,的冬虫夏草一般是棕黄色偏黄,如果冬虫夏草泛红泛白,或者已经变成灰黑色,一般就是低海拔虫草或者保存的时间比较久保存不当引起,会直接影响到它的价格。而粗壮程度,拿虫草来说,海拔越高的虫草同级别的越粗壮,海拔低的会小一些硬一些。
冬虫夏草炖汤
经常会听人说起冬虫夏草泡水喝,其实我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做。因为冬虫夏草他不比人参、枸杞等单纯的植物体,它是动植物的结合体,单纯的泡水喝并不能让冬虫夏草有效成分释放在水中。
高海拔,而且适合虫草的生存环境,营养价值跟药用价值不是低海拔虫草能比的。低海拔虫草可能和牛羊混合,重金属含量也高一些,相对而言会差一些。
冬虫夏草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,它与人参、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,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。始载于《本草从新》,据载:“冬虫夏草,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,云南、贵州所产者次之。冬在土中,身活如老蚕,有毛能动,至夏则毛出土上,连身俱化为草”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云:“出四川江油县化坪,夏为草冬为虫”。在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成书的《本草备要》中也有冬虫夏覃的论述:“冬虫夏草,甘平。保肺益肾,止血化痰。”
在虫草刚刚采挖,习惯性的把每一年次产的虫草称为:“头草”,而之后所采挖的中后期草,统称之“二草”,一般的头期草是指在生长前期采挖出来的虫草,这时虫草的子座普遍比较短小,刚刚冒出地面,子座长度大多数不超出虫体长度,商业品相好属,中后期草是指在生长中期采挖出来的虫草,这时虫草的子座(俗称草头、草把子、尾巴)长度适中,大多数比虫体要略长一些,一般不超过虫体长度的两倍或者更长,商业品相中等或偏上,营养价值无差异。
虫体是虫草的主体部分,大部分有效成分都蕴藏在虫体部分,而子座所含的有效成分低于虫体,价值要比虫体部分低,而且子座的生长依靠吸收虫体的营养,子座生长越、重量越大,虫体重量得越快,重量越轻,子座生长不、重量较小,虫体重量得越慢,重量越重,因此虫草虫体与子座的重量存在这一个反比的关系.因此,价值较低的子座与价值较高的虫体对比起来,大家肯定更愿意选择子座部分少、虫体部分多的虫草,换句话说是选择子座短小、虫体饱满硬实的虫草,因为同等规格的虫草,草把子短的要比草把子长的价值更高!